發酵程度39∼75%之間,武夷山的大紅袍、新竹北埔的膨風茶、鹿谷凍頂的高發酵茶,目前鹿谷凍頂的高發酵茶已少
量,幾乎都是包種茶的發酵。
我們俗稱的烏龍茶,外形色澤青褐,因此也稱之為「青茶」。其在製作工藝的前半段類似紅茶,鮮葉經過曬青萎凋,
並經反覆數次搖青,葉片進行部分發酵紅變,然後採用類似綠茶製法,經過高溫鍋炒、揉捻、乾燥而製成,是介於綠茶與
紅茶之間的一種茶類。烏龍茶沖泡之後,既有綠茶的鮮濃,又有紅茶的甜醇。其葉片中間為綠色,葉緣呈紅色,故有「綠
葉紅鑲邊」之稱。我們常見的水仙、岩茶、單欉和黃金桂等亦是屬於烏龍茶類。
台灣烏龍茶根據萎凋做青程度不同分為台灣烏龍茶和台灣包種兩類。「烏龍」做青較重,最出名的台灣烏龍是產於南
投縣的「凍頂烏龍」,湯色金黃明亮,滋味濃厚,有熟果味香。「包種」做青程度較輕,主產於台北縣文山等地,「文山
包種」葉色較綠,湯色黃亮,滋味鮮醇。
沖泡方法:茶壺以滾水燙溫後,以孟臣罐為標準將茶葉放入約三分之一茶壺,滾水沖下。1∼3泡約50秒,4∼6泡約一
到一分半鐘,7、8泡約二分鐘。茶壺茶罐以陶質為主,越小越好,小者更能保持香味;一回茶可連續泡約七、八回。
台灣茶葉學術單位將台灣烏龍茶分類為
1. 條型包種茶(包種茶)
2. 半球型包種茶(烏龍茶)
3. 球型包種茶(鐵觀音)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