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酵程度14∼38%之間,如文山、坪林茶區是直條形的包種茶、早期的鹿谷凍頂烏龍茶、阿里山、梨山、名間松柏嶺
所生產的半球形高山茶,均屬微發酵包種茶,近年來台灣及福建安溪的鐵觀音,製作包種茶的發酵程度均有下滑的趨勢。
台北地區茶樹種植於清朝嘉慶15年末,由福建省泉州安溪縣人氏井連侯傳入茶苗,在今深坑鄉土庫村山坡地種植,而
後由該地遂漸傳開於台北附近的丘陵台地。
據台灣通史中記載:「舊誌稱:嘉慶年時有柯朝者歸自福建,始於武夷茶,植於桀魚坑(今台北縣平溪、深坑地區)
發育甚佳,即以茶子二斗播之,收成亦豐,隨互相傳,蓋台北多雨,一年可收四季,春夏為盛。人工播種之經過記載」。
台灣茶樹之人栽培,始于我國大陸早期移民來台,由福建移民所帶來閩茶品種開始種植。產製方法來自福建武夷,開始製
造烏龍茶供應島內消費。
台灣茶業史一大革新轉變,魏靜時及王水錦的茶葉名稱為「南港種籽」,是台灣最早的『包種茶』。(根據日人井上
房邦調查,包種茶原始名稱為種籽茶,此種茶葉在製作完成後,用方紙兩張內外相稱,放茶四兩,包成長方形外觀之四方
包,包裝外表註記茶名及麥頭加印章,稱之為「包種籽茶」,後簡稱「包種茶」,為包種茶稱謂之由來。 |